5D艺术网首页
商城
|
资讯
|
作品
|
博客
|
教程
|
论坛
登录
注册
加为好友
发短消息
来自:
性别:秘密
最后登录:2010-09-01
http://logo.5d.cn/
首页
|
新闻
|
话题
|
博客
|
相册
|
艺术作品
|
社交关系
|
留言板
|
社交圈
2006/07/31 | 回锅肉
类别(Daily)
|
评论
(0)
|
阅读(53)
|
发表于 12:21
回锅肉
去年四川搞了一次川菜的评选,评出了传统川菜最受大众欢迎的十二品菜肴,结果,回锅肉高居榜首。刚评出来时,很多人嘀咕着,回锅肉多简单、多平常啊!川菜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与粤、鲁、淮杨并称中国四大菜系,麻辣酸甜咸,百味争鲜,菜系内各种流派绝艺无穷,令人叫绝的菜式不下千种,怎么就轮的上一份小小的回锅肉独占川菜的鳌头呢?能用铲子在锅里捣腾几下的,谁还不会做回锅肉?其实,犹如百味之王是盐,烹饪百艺中最难的是放盐一样,天下之道,简而弥久,简而弥难。作为一个菜系的第一品,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:一,它深受这个菜系所影响地区人群的喜爱;二,它的烹饪工艺和所需原材料都很简单;三,它的味型能充分表现所属菜系的特点;四,以它为基础,能够变化出许多菜式。回锅肉就是这种把四者具于一身的菜品。
拜先祖李冰父子和无数先民所赐,成都平原沃野千里,肉蔬丰富。自古以来,猪肉就是川人的基本肉食。成都百年老店"盘餐市"有一副对联,上联是"百菜还是白菜好",下联是"诸肉要数猪肉香"。为了这个香字,千百年来,四川的厨师们在猪肉身上下足了工夫,炖、烧、炒、拌、煎、烤、炸、腌、酱,猪肉的吃法超过百种。回锅肉,就是其中经过千锤百炼之后,返朴归真、化繁为简的经典菜品。
几乎在所有的川菜菜谱中,都把回锅肉放在显要的篇幅,但是,几乎所有的介绍和说明都非常简单,不外乎是猪腿肉多少,蒜苗多少,调料也就是陴县豆瓣、甜面酱、酱油三种。全中国进厨房做回锅肉的不知有多少,但真正能做得让人闻之垂涎、视之开胃、食之迷情、思之回味的,天下有几人?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老人,据别人讲,他的厨艺,得过蓝光鉴先生几天指点;川菜一道的道中行者,没有不知道蓝光鉴先生的,他是现代川菜的开山鼻祖,以南北烹饪高手之艺融会于川味,将天下名菜以川味出之,开创了一代川味正宗,后来的孔道生、周海秋、曾国华等许多川菜大师都是他的徒弟。遥想蓝光鉴先生当年出道江湖,身袭千年川菜一脉传承,融贯南北菜系世代精华,圣手妙心,风华绝世,以一生心血智慧,创名品,定格局,教养一代高徒,终于使偏居于巴山蜀水的川菜,使街巷酒肆中的地方风味在中国洋洋大观的烹饪领域中脱颖而出,成为中华饮食执鼎大派,这是何等的功德伟业!我生也晚,我辈也愚,无福无缘亲受蓝光鉴先生的饮食恩泽,但能遇上一个受过一代宗师教诲的厨师,也是三生有幸了。
这个老人讲,做回锅肉,关键在精细二字,越简单的,就越要用心;一是选肉要精: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,后腿二刀,肥四瘦六宽三指,太肥则腻,太瘦则焦,太宽太窄都能成型;二是煮肉要调味:很多人清水煮肉,难出肉香,因此,水滚开以后,要先放入生姜(用刀拍开)、大葱节、大蒜、花椒吊汤,等汤气香浓,再放入洗净的猪肉,六成熟就捞起备用,不能煮的太软;三是切肉要巧: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,肥瘦易断,热的时候又烫手,下刀难以均匀,懂行的厨师,把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,趁外冷内热时下刀,现在有了冰箱,可以把刚煮好的肉放到急冻室里两三分钟,这就更好切了,厚薄适当,分半为佳,刀刀断开,片片均匀;四是配料要正当: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县豆瓣,用刀剁细,甜面酱要色泽黑亮,甜香纯正,酱油要浓稠可挂瓶壁;五是煎熬要拿准火候:一些在家里主厨的人,习惯冷锅放油,还习惯直接放生油熬熟后做菜,一般来讲,这都是烹饪之忌。冷锅热到劲起,油温过高,生油熬熟,油烟太重,炝入菜中,大败菜的本味。因此,应该待锅热后,放入已经熬熟的油,最好是熬熟的菜油,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,更有煎熬的香味,现在城里人,已很少用菜油的,况且,市面上也很少能买着质地清醇的菜油,那就只好用调和油了。还有人怕油太重,干脆不放油,直接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煎熬,这样做,油是不重了,但肉也干焦里,入口难以化渣,全无了回锅肉干香做徐徐而来的细软。其实,嫌油太重,下配料和作料前,倒出一些就是。热锅中油到四成热烫,就可以放肉煎熬,记得老人讲,这又是一个细微处。切好的肉,放了一阵子,肉片就会粘连在一起,若要炒散,容易使肥瘦分离,若让肉片待粘连的油化开,自己分散,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腻,煎熬不均匀,因此,煮肉的汤要保持一定温度,肉片下锅前,用漏瓢将肉在汤中汆散,再入锅煎熬,这样,肥瘦不断,而且,肉片上有一定的水分,还可保持肉的软嫩。四川人把回锅肉又叫做是熬锅肉,烹饪技艺中,没有"熬"法,它是将炒、爆、煸、炸四法融为一体,使烹制的菜具有由四法而得的风味特点。另外,掌握火候也是熬肉的关键。熬肉用中火,下肉片后,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,混合熬炒,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。火候油温拿捏得当的师傅,能把肉片熬制成一个一个的卷窝形状,俗称"灯盏窝"。肉片成窝时,立即放入甜面酱、酱油少许,也可适当放几滴料酒,放一点鸡精,以增加香味和鲜味。然后,马上加入配料,改为大火,翻炒致熟就可起锅。正宗的回锅肉,应该用香蒜苗做配料,在四川,夏秋时节,这种又细又长的蒜苗上市了,人们知道,一年中,吃回锅肉的好时候到了。有人用一种很粗、叶子又长又宽的蒜苗做配料,川人叫它是葱蒜苗,一股冲鼻的坏葱味,真真坏了回锅肉的举世英名。
易学难精,是我对做回锅肉的最大体会。我学做此菜,已有二十余年,仍然是有时候仿佛到家了,有时候又不伦不类,何况现在的猪肉、现在的作料、现在用化肥农药栽出的蒜苗,就是那位老人还在世,还能以他所讲,由他之心,做出一份地道的回锅肉吗?
现在回锅肉的品类已经很多了,连山回锅肉、干豇豆回锅肉、红椒回锅肉、蕨菜回锅肉。。。。。。乃至用腊肉为主料的一系列回锅肉,都算是回锅肉的滥觞吧。名目虽多,其理如一,如能有一天,再吃到蓝光鉴先生指点过的老人所做之味,如能有一天,那种叫人食之称奇、回味叫绝的回锅肉再成为人们餐中常菜,我生虽短,何悲有之?
回锅厚皮菜
特点:质地粑软糯口,鲜香带辣,回锅风味浓。
主料:厚皮菜500克
调辅料:郫县豆瓣(剁细)30克,姜米、蒜米、精盐、味精、酱油、太和豆豉、食用油各适量。
操作工艺:
1。厚皮菜洗净,用手掰成约3厘米长的节,撕去叶柄上的肉膜外筋,菜叶切成3厘米长的节,同时入沸水锅里煮断生,捞出晾凉后用手挤干水分。
2。炒锅置旺火上,加油烧热,下郫县豆瓣炒至油呈红色,下姜、蒜米和太和豆豉炒香,加厚皮菜翻炒,调入精盐、酱油、味精炒匀即可。
操作关键:
1。厚皮菜煮断生即可。
2。菜叶不要太多,添绿则可。
3。加少量蒜苗,回锅味更香。
回锅泥鳅
特点:色泽红亮,味道浓鲜,肉质细嫩。
主料:泥鳅500克。
配料:蒜苗100克。
调辅料:郫县豆瓣(剁细)100克,甜面酱15克,泡辣椒15克,泡姜10克,白糖2克,红酱油5克,味精2克,盐2克,料酒10克,食用油适量。
操作工艺:
1。泥鳅宰杀,去头尾,清洗干净,加盐、料酒码味,蒜苗斜刀切成片,细红豆瓣、泡辣椒剁细,泡姜切片。
2。锅放在大火上,加油烧至七成热,下泥鳅炸紧皮捞出。
3。锅中留少许油,下豆瓣、泡辣椒、泡姜炒香,加泥鳅爆炒,烹入料酒、甜面酱、红酱油、白糖,下蒜苗炒香,用盐、味精调味即可。
操作关键:
1。泥鳅要清洗干净,高油温炸制定型。
2。掌握豆瓣、甜面酱的用量,防止过甜、过咸。
回锅鱼片
特点:鱼片滑嫩,咸鲜香辣、回甜味厚。
主料:净鱼肉300克,花鲢、草鱼均可。
配料:蒜苗30克。
调辅料:蛋清淀粉25克,精盐1克,味精1克,油酥辣豆瓣30克,甜面酱10克,白糖1克,双椒末3克,料酒15克,芝麻油5克,食用油750克(实耗80克)。
操作工艺:
1。鱼肉斜切成0。4厘米厚的片,放入碗里,加精盐、料酒7克、蛋清淀粉拌匀,蒜苗洗净,蒜苗头切成马耳朵形,叶切成3。5厘米长的节。
2。锅置火上,加油烧至五成熟,鱼片抖散放油锅里加热成熟,倒入漏瓢沥油。
3。锅里放油烧热后下甜面酱炒出香味,放油酥辣豆瓣、鱼片、白糖、料酒炒匀,加蒜苗炒至断生,放味精、双椒末、芝麻油炒匀即可。
操作关键:
1。鱼肉上浆不能过多。
2。双椒末是用干辣椒和干花椒放油锅里加热成棕红色,晾凉后剁细而成。
3。油中滑鱼片不能太久,滑散即可。
4。入调辅料炒鱼片,先中火炒料,后改大火下蒜苗,动作要快。
家常千张
特点:色泽红亮,微带麻辣。
主料:千张250克。
配料:猪肥瘦肉100克,韭黄60克。
调辅料:精盐1克,辣豆瓣35克,酱油10克,味精1克,料酒15克,水淀粉15克,纯碱2克,鲜汤25克,化猪油80克。
操作工艺:
1。千张切成6厘米长,0。3厘米粗的丝,猪肉切成6厘米长,0。3厘米粗的丝,放碗内加精盐1克、料酒7克、水淀粉5克拌匀,韭黄洗净,切成3厘米长的节。
2。锅内放水加纯碱,投入千张略煮,倒入容器中浸泡,去掉碱水,再用开水浸泡两次至千张细嫩发白无碱味。
3。锅里放化猪油30克烧至七成熟时,下肉丝炒散发白,起锅倒出待用。
4。另锅放油50克,加热至六成熟,放辣豆瓣炒至油成红色,掺鲜汤烧开去渣,下酱油、味精、料酒8克、千张丝、肉丝加热至千张入味,下韭黄、味精至韭黄断生,用水淀粉10克勾芡即可。
操作要点:
1。要将千张浸泡,去掉碱味。
2。韭黄煮至刚断生为好。
回锅冬瓜片
特点:色泽美观,香甜中带香辣,家常风味浓郁。
主料:冬瓜250克。
配料:蒜苗段15克。
调辅料:鸡蛋2个,干细淀粉35克,辣豆瓣(剁细)15克,豆豉10克,精盐3克,酱油8克,味精2克,胡椒粉1克,白糖5克,鲜汤适量,食用油50克。
操作工艺:
1。冬瓜去皮、去瓤洗净,片成约1厘米厚的片,入开水锅里汆一下涝出沥水,码上少许盐均匀地扑上干细淀粉,鸡蛋取全蛋液入碗加干细淀粉调成全蛋糊待用。
2。炒锅置旺火上加油烧至八成热,将冬瓜片逐一裹上全蛋糊,放进锅里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待用。
3。锅里留少许油烧热,下辣豆瓣、豆豉火南(是一个字)香,加少许鲜汤,放入炸过的冬瓜片翻炒,再放胡椒粉、酱油、白糖、味精炒匀,加蒜苗炒香即可。
操作关键:
1。冬瓜片应大小均匀,厚薄一致,裹全蛋糊要匀。
2。鲜汤用料宜少,以冬瓜片滋润为度。
盐菜回锅肉
特点:香气浓郁,肥而不腻,乡土风味突出。
主料:带皮猪二刀肉500克。
配料:盐菜100克。
调辅料:郫县豆瓣(剁细25克),甜面酱15克,酱油10克,白糖、料酒、精练油各适量。
操作工艺:
1。猪肉刮洗干净,放沸水锅里煮断生,捞出晾凉,切成5厘米长、4厘米宽、0。2厘米厚的片,盐菜洗净,切成细丝。
2。炒锅置中火上,放少许油烧热,下肉片炒至呈"灯盏窝形",烹料酒,加豆瓣炒出色,下甜面酱、酱油、白糖炒匀,再加盐菜丝炒出香味即可。
操作关键:
1。煮猪肉一定要滚水下锅,以刚熟为好。
2。熟猪肉晾凉再切,以免沾刀,便于成型。
3。用于豇豆代替盐菜,变化成"干豇豆回锅肉"。
0
评论
Comments
日志分类
首页
[42]
About me
[1]
Favorites
[2]
Works
[0]
Daily
[39]